2009年4月27日星期一

转载自:《当今大马》读者来函

不错的《当今大马》读者来函回复内容。
求真解答吕同学解答得非常好。

大家不妨抽出时间阅读。

http://www.malaysiakini.com/letters/102905

http://www.malaysiakini.com/letters/102973


林连玉精神是检视华教的指标
求真 | 4月23日 下午4点34分
吕同学:

感谢倒不必了,如果能够以就事论事及热爱民主的心来看待问题,我就感激不尽了。

因为你的问题太广泛,而且经常误解了我的原意,所以我以几点来回应你希望你能认真思考。

1. 我不赞成“示威”(我觉得英语protest:抗议;反对),但是我鼓励有目的有组织的兼有议程的抗议行动。因为抗议活动是民主社会的社会活动,对任何课题透过协商与其他管道都无法改善后就把大家凝聚起来,做同一件事:以行动与热爱民主的心来表态立场。

我反而认为,那些以为抗议活动是没有效率的看法是落伍的。因为一个不能尊重民意的政府是失去民心与公信力的政府,按照民主程序他们应该被换下来,华教也如此。不要以为要举办抗议活动是很简单的事,也不要以为你爽爽叫人出来抗议就有成千上万的人跟随你。这就是民意,如果你的抗争议题不得民心,只有自己难堪,明白吗?

2. 至于说到我格局大了就看不到小的,我只能说你概念不清,难道可以看到远方的人就看不到眼前吗?

如果领导华教的人不能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反而对自己的同僚多番加害,我想这样的领导才是有问题的。因为没有大格局所以才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华教运动更重要,所以才不惜扭曲历史任意地大肆破坏华教元老与先贤苦心经营的成果,而试图利用时代不同来规避林连玉精神的前瞻性就是一个典型的背叛华教精神的例子。

3.  在这些人心里只有某些人正确,却看不到这些人已经失去了传承华教精神与理念,所以才会对林老不敬。我们尊重一个历史伟人不是把他们抬出来,而是是否能够学习他们的精神,在历史轨迹里找到我们要学习的大智慧。可惜啊,华教到了这班人的眼里都是政客而看不到历史的真实性的前车之鉴。

4. 谈到董教总的力量小所以不成气候的问题,恰好反映出现董教总的短视与无知。为什么他们不去游说反对英语教数理的马来群体接受华教的意见,把捍卫马来语改为捍卫母语?董教总有努力吗,他们有诚意去联合其他进步的力量组织吗?难道叶新田们只看到董教总才是唯一可以反对英化数理的压力集团吗?这让我们怀疑精通三语拥有3个博士学位的叶博士,却不敌只有一个博士学位的马来教育家?

5. 看到你的文章我就觉得怪怪的,你好像不是和我对话,虽然前面礼貌得很,但是我文章中从来没有叫你参与什么示威/抗议活动,为什么看似我指责你没有参加抗议活动了?这有点离题了,我谈的董教总的立场与责任!

6. 稍微谈一下,抗议活动(你们喜欢说示威)不work的问题,如果认为你不能付上代价可能被捕可能中水炮,没有人逼你,也没有人说你逃避民主责任。但是你断言不work就已经干涉了民主社会里别人的努力,你的言论正在打击民主运动,请你三思!

告诉你吧,我根本没有和什么华教派系的人联络,所以没有你说的那么伟大做什么倒叶急先锋,我只是在工余做思想与分析的工作,期待华教走在正确的斗争路线,不要因为华社受到误导相信了叶新田他们的个人隐议程,导致华教四分五裂变质了!

所以如果你还是在籍学生,我只有一个劝告,好好地、认真地、用心地去研读华教斗争历史比如林连玉先生的《风雨十八年》,也听听最近辣手杂志采访柯嘉逊与莫泰熙关于内安法令被扣留的真相。这样才能够认清我们要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必须面对的许多打压与镇压。

在民主社会思考的,
求真  谨识

2009年4月18日星期六

迪克牛仔 -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古巨基 周慧敏 - 愛得太遲@Magic Moments Concert 2007

犯贱与矛盾

又开始进入忙碌的生活了。
今年3个月以前,确实很空闲;3月之后,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有时很犯贱,当你忙碌的时候很希望休息;当你真的有时间休息的时候,又没有好好去善用。
有时很犯贱,当你忙得不得开销的时候,会埋怨没有时间清静清静;当你很空闲的时候,又不想去思考。

有时很矛盾,当没有目标的时候,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有时很矛盾,当你坚持下决心后,又顾虑这个顾虑那个。

难道活着就是一种矛盾?(幸好我没有在活着时想去死)

2009年4月6日星期一

平等与公正——人类永恒的诉求


平等是人类永恒的理由,而不平等却是人类最现实的处境。
要有平等的理想,但又要正视人类不平等的现实,这应该是对平等的基本态度。
……现实的、可行的平等,只能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公正的法律意味着,它是一种能够保障每一个人最大限度的同等自由和权利的法律。
在这里,平等的含义是,“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而不是平等的东西”。
……人类在为消除不平等而奋斗,这是永恒的理想,但是不应忘记,只能接近目标,而不可能达到目标。


《大学人文十四讲》——第十讲——人类永恒的诉求——第178页——谢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