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9日星期二

马来西亚民族政治

上个学期的每逢星期三假B11第四楼,工华举办了五个青训课程讨论。青训课程系列五谈到了关于《马来西亚民族政治》这个课题。时间为2006年4月5日,晚上8pm - 10pm。主持人为杨敦祥学长。讨论会之后,我尝试将当天的听取的讯息和资料写成文章。希望通过文章能带给读者一些提示。

种族鄙视的演变是从我们的刻板印象开始,他能从两个重点去看。就是统一性和差异性。所谓的统一性就是认定对方的民族都有共同性或统一性的民族性格,例如大家会否认为马来人最懒惰、印度人是酒鬼、华人都爱钱等等!此观念其实是有很大的差异。因为印度人和华人里也有懒惰的、不能完全断定印度人都是酒鬼、爱钱的也不只是华人!也就是说,其实民族间内部是存在着差异性。如果大家都有意识到这点,我先恭喜大家!不过,这并不能说明马来西亚不是一个种族主义的国家。我们能从制定的政策去看。

我们可以先从马来西亚立国之初的三大党看起,巫统(马来人),马华(华人),国大党(印度人)。这三党的出现是不是都为自己的民族奉献/贡献?各党是否都该有发言权?如果是的话为何拥有最大的权利却是巫统?从巫统鼓吹的口号马来人大团结我们就能确定他们是以种族为基础的政党! 所以作为主导的主要政党是否该喊的口号是各民族大团结”呢?其实华人为主的国阵成员党也没两样。不但没拒绝种族政治,还很明显的推行族群政治:“...因为巫统代表马来人利益,因此我们必须捍卫华人利益...”。这种说法难道不是在煽动种族情绪吗?这样下去,种族两极化永远无法解决如果各党都是为了维护自己民族的政治权利。

513事件引发之后的新经济政策更让此现象更加明显,说是为了更公平和平等的分配资源给各民族。当然打出的口号是华人的资产是高高超越马来人,所以必须宣布紧急状况来从组社会,不分种族消除贫穷。当时,确实华人的资产比马来人多。但是其实我们并没有察觉原来高达70%的大马主要企业或生产业如矿业,种植橡胶,油棕等都是落在殖民政府。所以此政策完全针对错了对象。其实说各民族的资源不平均是完全扭曲的。资源不均匀是在于英殖民政府与马来亚。再说,这48年以来此新经济政策是否成功解决贫穷问题相信还是个问号。

土著和非土著的落实是否也能说是个种族政策?其实谁是真正的土著人?为何会有土著人的出现?还是说是后天缩造出来的?未独立以前,殖民地(现在的马来西亚)是由Sumatera, Java, Minangkabau等人组成的!到了独立以后,这些人都归纳为马来人。之后就出现了土著人。凡是土著都享有“土著特权”,“马来人特权”等。。。其中受保障的地位如土地,准许进入公共服务,某些商业的经营执照或准证等。。。

诺从教育角度去看,其实也存有许多种族政策和鄙视的讯号。只要应用最切身的高等学府例子就能看得出来了。为了实行固打制竟然修改宪法第153条。153条文中的第8A款还特地在大学,学院及其它教育机构中,为土著保留了一些学额,马大的基础科学系和先修班高达90%都规定给马来人。还有关于全津贴和半津贴之分的问题。政府不就本来是要更公平和更平等的对待各元由的教育吗?再说,华小缺乏师资到目前还是无法解决,相信印小的教育更糟糕。

我想种族主义和种族鄙视的出现都是哪些为了保留自己的人,自己的党资本主义造成的!是否这些扶弱政策真的成功“扶弱”吗?到底是不是只有土著需要帮助?还是说到了适当时候,优惠应该减少,有能力以后更该终止!让人担忧的是,拐杖给得越稳一个人对生活的自然竞争也将渐渐减少,甚至麻木的可能。到了那时,一旦失去拐杖更会不知所措。种族政策的实行,最大的受害者,相信还是那些受维护的人。

写于2006年4月8日,凌晨一点二十一分
(*备注:我用了整整半年的思考时间,自问是否有勇气将此文章发布。因为不知本身是否陷入了种族主义的圈套里。经过不久的巫统大会里,更让我鼓起勇气将此文章发布。因为我提出的想法是逃避不了的事实)

没有评论: